南宁市中学一级教师待遇 一级教师评定

  • 作者:故梦
  • 更新日期:
  • 阅读:1641

教师的职责是比较重要的,而且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的薪资待遇也会逐渐提高。在很多人的眼中,教师是辛勤的职业,常常需要起早贪黑去批改作业、准备教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多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的负担已经有所减轻了。南宁位于广西,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那大家知道南宁中学教师工资待遇怎么样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南宁市中学一级教师待遇和一级教师评定的内容吧。

一、南宁市中学一级教师待遇

南宁市教师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正县级十五周年按副厅对待;副厅级二十周年按正厅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现代语文网整理

南宁市教师工龄工资(工资改革方案)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南宁市教师奖励工资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发,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顾不至每日扣发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

除养老、医疗补助按现行政策执行外,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一切现行补助全部废止。

5、新参加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确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专以办事员确定;大专以科员确定;本科以副科级确定;硕士以正科级确定。

6、退休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退休生活费

退休前工资×80%。三年一调。

7、政治工作人员参照同级行政人员工资标准执行,工资改革方案。

8、其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工资标准,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各有关主管部门同类人员的职务工资标准执行。

9、基础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执行工资改革方案。

10、高等学校的工人,原则上执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人的结构工资制及其工资标准。

11、生产性工人岗位(技术)工资标准,由学校参照国家机关工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表,结合学校的特点拟定,但需报经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二、一级教师评定

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小学或幼儿园教师获得专科学历后,受聘二级教师5年以上;

(2)中小学教师获得本科学历后,受聘二级教师4年以上;

(3)中小学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年以上;

(4)获得博士学位后,能胜任中小学教师工作。

小贴士:关于申报一级教师职称的年限,事实上不少城市的规定是本科学历的老师需受聘二级教师5年以上才可以申报。年限增加了一年的原因在于,本科学历的老师太多,同一年龄段的老师扎堆评职称。在有些教师结构分布不均衡的学校,由于一级教师资格评审每年都有名额限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老师则需要和本科学历的老师一同参评。目前有些城市或学校在评职称方面仍有优待全日制硕士研究毕业生的政策,即工作满三年可直评为一级教师。所谓直评,也并不是没有任何要求,只是不受制于职称的名额指标(如十人申报且均符合条件,十人全部评为一级教师)。倘若本科学历的老师一同申报一级教师,哪怕所有人均符合甚至远远高出一级教师的全部申报条件,由于名额限制,总有人不能在第一时间顺利评上一级教师,从而延后未来更高一级别的职称申报。

三、南宁中学有哪些

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

西乡塘区邕武路15号, 南宁市

南宁市第十五中学

西乡塘区中尧路13号, 南宁市

南宁市第十五中学(西北门)

西乡塘区中尧路13号, 南宁市

上林县中学

上林县大丰镇新明路正北方向40米, 南宁市

横县中学

横县教育路025号, 南宁市

好了,以上就是“南宁市中学一级教师待遇  一级教师评定”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呀。南宁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有着许多办学条件不错的学校,它们的招聘力度是很大的。如果大家想到南宁找一份工作的话,推荐大家到桂聘APP看看相关的工作招聘信息呀,或许会有启发哦。


*此图文内容为非商业目的之用的采编、转载、分享,版权属其著作权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上一篇:柳州市沙塘电子厂招聘 柳州沙塘镇介绍

下一篇: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待遇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