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跳槽,为什么总不满意?(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 作者:小扁
- 更新日期:
- 阅读:1323
上份工作干了3个月,到这家公司干了9个月,又打算辞职了。
相信有不少职场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甚至正在经历着。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为什么总是不能如愿?
有鸡汤写道:不要总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多想想自己的问题。
这句话既对又不对,对的地方在于,要多想想自己的问题;不对的地方则在于前半句,频繁跳槽真的是因为怀才不遇。

1、走错片场
为什么你的人生总是不能如你所愿?为什么你曾经期望得到的东西,在你得到了之后却并不能令你满足?
很大可能是你走错了片场。
你本来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每天朝九晚五,挣着普通的三四千块钱,不想加班也不想溜须拍马,只想着就这样普通的做下去。
但你所在的行业却是一个崇尚狼性文化,充满奋斗逼的行业,行业内每家公司都是这样,但是你却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当你被迫加班,被迫溜须拍马不舒服时就会习惯性地换一个工作,但别的公司并不会有所不同,于是你放佛陷入了一个无底洞式的循环。
这跟能力无关,只是这个行业不适合你一展所长。
2、你的“才干”被埋没
除了进错行业,还有一种原因是你的“才干”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不过,这里所说的“才干”并不是简单指你的能力,而是指你天生就具备的某种天赋,且你乐于使用这种天赋。
举个例子,比如销售工作,有些人见到陌生人就紧张,更别说和陌生人交流自如了,强行去聊,顶多就是以尬聊收场;但是还有一些人,天生就具备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并且喜欢结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陌生人。
对于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具备的就是“取悦”才干,在遇到陌生人时,他们的“取悦”才干会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这种才干会贯穿他们一生。
再比如有的人天生就喜欢幻想,脑袋里像在放电影一样,且乐于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中。这种喜欢幻想的行为模式完全就是一种本能,不需要刻意练习。
假如有一份工作能够为你的“才干”提供发挥的平台,你基本上不会再频繁跳槽。
比如让一个具备“取悦”才干的人去拜访客户,会让他兴奋并完成得很顺利;但如果让一个内向的人去,则是极大的挑战,并会让他非常抵触排斥。
当工作和自己的“才干”不符,这份工作就难以持久。
举个例子:A君毕业两年频繁跳槽,工作不稳定,迫切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就去考了公务员。但考上后,却发现每天繁琐、无聊的工作令自己无比厌烦,原本期望的那种稳定却无法让他充满动力。
原来,A君内心存在着“成就”才干,注定不是追求稳定的人,他追求的那种安稳,不过是在频繁跳槽状态下产生的一种“伪需求”,当这种“伪需求”得到满足后,他内心里贯穿始终的“成就”才干就会跳出来,重新支配他的选择。
所以,要想摆脱频繁跳槽,就得找到符合你“才干”的工作。
3、怎么确定自己的“才干”?
当你所处的环境和岗位不同的时候,你所认为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一定真正适合。
假如你长期处于996状态,那么按时上下班,双休的工作可能会让你眼前一亮;假如你现在只有3K的月薪,那么3w月薪的工作可能会让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假如你工作不稳,随时都可能失业,那么公务员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但是,这些都是你最真实的需求吗?也许并不是。
一旦解决了燃眉之急,内心那种真实的、贯穿始终的“才干”就会跳出来,重新支配你的选择。
那该怎么发现自己最真实的需求,真正的“才干”呢?答案是“本能”,只有你内心一直放不下的“本能”需求,才是你最真实的需求。(网上也有相关测试工具)

你本能的想和人打交道,那就找一份和人相处多的工作,而不是闷头处理数据;你本能的渴望功成名就,那就找一份能给你更大上升空间的工作,而不是一份稳得一眼望到头的工作。
当然,光有“才干”也不行,要想在职场中有所成就,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通俗地讲,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决定了你能够跨越的行业门槛,而你的“才干”则决定了你能在这个行业走多远,爬多高。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份工作,有的人只能做到60分,有的人却可以做到90分。60分的人通常是靠后天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而90分的人除了靠知识和技能,还有自身的“才干”。
写在最后
频繁辞职,其实多是“怀才不遇”,当工作满足不了你内心的真实需求,也不符合你自身的本能“才干”,离职只是时间问题。
寻找到符合自身“才干”,能满足自己真正需求的工作,才能解决频繁跳槽的问题。
*此图文内容为非商业目的之用的采编、转载、分享,版权属其著作权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 疫情期间能要求加薪吗?
桂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