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通力合作力促大学生和谐就业

更新: 2008-05-17 11:51 浏览: 11103 次

本文简介: 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满腔热情、精心周到地为毕业生提供了各项就业服务。

  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满腔热情、精心周到地为毕业生提供了各项就业服务。

    高度重视 各部门携手共促就业

    各地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支持力度,开发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努力向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公益性岗位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领域输送更多的高校毕业生。

    各高校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围绕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与行业、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生有半年以上的实习时间,把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硬任务。

    各地人事部门发挥人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积极推进各类人才就业市场的贯通和信息共享。各地规范高校毕业生招聘秩序,严格招聘会审批程序,改进招聘会形式,千方百计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本。

    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所属人才市场网站的全国联网,扩大了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的发布和覆盖范围。全国统一的人才供求信息标准,加强了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有力地引导了高校毕业生的流向和配置。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协调下,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专门服务窗口的作用,举办适合于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与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共同组织了“高校毕业生网络联合招聘周”活动。

    在认真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分析和失业统计工作,积极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信息,引导毕业生求职择业,并为高校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和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了依据。

    满腔热情 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高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身为“一把手”的校长们在亲自抓就业的同时,调动全校上下的力量努力帮助每一个毕业生就业。许多校长、院长、系主任带队跑市场,找信息,了解用人需求,感知市场变化。一些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走进学生宿舍,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高职院校,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落实“一把手”工程,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许多高校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工作队伍,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就业工作以重点倾斜。

    各地高校在精心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同时,关注已经前往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心和温暖。

    各地方、部门和高校主动把国家和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信息及时传递给毕业生,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用好政策。许多高等学校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举全校之力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辽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政府就业工作体系,制定出台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财政补助、招考录用、指导服务、基层就业、市场建设、组织领导等10个方面的94项政策。

    该省政府投资四千多万元建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市场,使其成为了省政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平台。该平台通过举办招聘会,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发放创业案例书籍及需求信息手册等,服务广大毕业生。

    甘肃省结合本省实际就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决定逐年加大对“三支一扶”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该省要求省内各级公安、工商、税务、物价、劳动保障、金融机构、民政部门要按规定简化程序,加强就业服务。

    该省还积极引导国有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补充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求各级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同时,该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

    积极引导 学子转变观念选基层

    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未来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向。各地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调研,努力构建长效机制。许多学校落实了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补贴,职称评定,创业扶持等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倾斜政策。

    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各校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宣传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典型,引导广大毕业生乐于从基础工作做起,自觉投身基层建设,把基层作为人生事业的新起点。

    山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方针政策,连续几年基层就业人数稳步增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该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干部。

    为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服务新农村,该省有关领导带队参加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座谈会,组织往年选聘的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代表分赴全省高校进行巡回演讲,以其亲身经历激发广大学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陕西通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加强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政、从医、从教和从事农技服务工作的力度,既解决了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又积极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该省设立了“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省财政每年投入五千万元,专项用于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各市、县也相应落实了配套资金,用于高校毕业生安家费、助学贷款偿还、从医从教助学金等的支出。

    该省还通过实行周转编制、清理中小学代课人员、将不达标教师安排到下一级学校任教等措施,腾出岗位安排选派的大学生。对招录选派到基层从医、从教、从事农技服务,并签约五年以上服务年限的本科毕业生,该省实行了1万元至3万元奖励和助学贷款本息偿还政策。

    温馨服务 共奏和谐就业新乐章

    成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是今年“就业全面服务年”的一项重要举措。就业网络联盟通过联合各大行业部门、主要用人单位和有关高校,采用搜索引擎技术、远程面试技术、网络技术搭建了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用人单位广纳贤才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通过网络平台,多样化的招聘形式、多种方式的信息共享,实现了行业部门、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网上的面对面,实现了信息发布实时化、网络招聘常年化,使网上就业服务做到了“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大大降低了求职招聘成本,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用人单位广纳贤才,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全面落实服务年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真诚关怀、悉心指导、周到服务,帮助他们迈好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他们为毕业生提供及时、丰富、有效的岗位信息,组织学生参加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组织的招聘活动,收集和整合各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

    抓好困难家庭以及其他求职有困难的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许多学校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帮扶,帮助学生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许多学校通过发放就业指导手册、举办就业讲座、校园广播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政策和今年出台的新政策。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江苏省将毕业生就业纳入统一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并由同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该省成立了“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互连互通、资源共享。该省由就业主管部门牵头,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合作组织,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了供需融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广泛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关键: ,毕业,就业,
企业服务
费用标准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用户帮助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在线客服:800019119
客服电话:07733679588
客服邮箱:guipin@vip.qq.com / guipin@21cn.com
桂聘APP客户端
与HR在线聊,入职更快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