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一直以来直属航天工业部管理,1999年4月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学校经过一次次蜕变,办学规模逐年扩大,随之而来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让师资队伍建设与办学规模同步发展成了近几年航专最为关注的课题。
“我们一方面加大了在岗教师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的工作。学校组织召开了由校领导、中层部门领导和副高职称以上教师代表参加的人才战略研讨会,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形成了‘立足培养,积极引进,放手使用’的总方针,并在全校形成了‘引进来、用起来、留下来’的共识。”罗国湘副校长兴致勃勃地说。
用诚心换真心 高效引进人才
“用我的诚心换你的真心”,是航专引进人才最真实的写照。“我是6月底来航专‘考察’的,在与学校领导交流中,我感觉到航专很重视人才,校领导对学校发展考虑得很长远,于是我决定来了。就这么简单。”8月底才来到学校的外语外贸系万明莉老师告诉记者。
在航专,像万明莉老师这样加入航专教师队伍的老师有许多。现为汽车检测与维护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李强说,“我是在浙江大学的‘双选会’上与航专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我并没有跳槽的想法,只是随便过去看看,谁知与航专的教师很投缘,当场双方就达成意向。”为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和教学副校长组成的人才引进工作“三人小组”。
以前需要经过各种会议反复研究、讨论才能拍板定下来的事,现在只需经过用人部门和人事部门考核后,提交“三人小组”便可快速决定。学校专人专职负责人才引进工作。去年学校共引进“双高”人才20名,今年上半年又引进15名。
由于航专地处郊区,又是专科层次的学校,为吸引人才,学校出台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关于引进人才安置工作的若干规定》,对引进的人才提供两万到10万元不等的安家费、二室一厅到四室一厅的住房以及购置计算机的补贴和相应科研启动经费等等优惠政策。这几年直接投入的资金近400万元。
同时,对有初步引进意向的人才,学校会主动邀请他们亲自到校考察,报销路费;而对于他们的到来,人事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都要到车站、机场接送,“三人小组”的领导至少有一个亲自与他们见面并设宴招待他们。在介绍学校情况的同时,还特别就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与他们共同探讨今后业务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带他们了解桂林的风土人情,了解桂林的居住环境。
这些让他们觉得非常温暖。
为解决引进人才子女上学问题,学校领导和工会都给予全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万明莉老师的女儿,这个学期上高二。她告诉记者,“我和孩子8月底到了桂林,眼看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孩子的上学问题还没有完全落实。人事处的吴基盛副处长亲自带着我去了桂林中学,忙前忙后帮我办完了所有的转学事宜,孩子在9月1日那天准时上了学。”“学校领导对员工的关心爱护,温暖着我的心,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特别感动。”临走时万老师还补充了一句。
给一个大舞台 事业留住人才
引进人才目的在于用好人才。苏庆勇老师原是桂林空调设备厂的厂长助理、总工程师,桂林市“十佳青年”。到了学校后,他积极探索、实施制冷与空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该专业在他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学校的优势专业。
而刘孝民老师谈到来航专这3年最大的感受时,只有一个字:“累”。他说,“我是2001年5月报到的,2002年4月开始担任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学校领导对我非常信任和支持,3年来为我们系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1200万元。经过努力,我们系从拥有一个小的CAD实验室、一个机电实验室和一个模具实验室,发展到拥有机电综合实验室、成型技术实验室、数控技术应用实验实训室、CAD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5个大的实验实训室,成为航专的强系之一。”他是“累”在其中,乐在其中。
人才引进要用得上,也要用得好。
近年来,航专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一方面大胆使用人才,在业务上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一大批人被提拔为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室负责人或作为教学科研骨干使用;另一方面,在资金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上创造一切条件,支持他们提出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教学改革方案和教研科研项目,从而迅速推动了相应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如今,汽车检测与维护专业在李强副教授的带领下,已从弱变强,其系列教学仪器设备居广西高校的先进水平,该专业已于2001年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机械类专业不仅成为航专重点发展的专业群,而且开始步入全区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其机电一体化专业2003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工程力学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课程,以该系的相关专业群为依托,航专于2004年初被教育部批准为承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任务的院校……为进一步完善学校人才引进的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使用力度,航专于今年6月24日又出台了新的《人才引进工作暂行规定》,希望通过更人性化、更优惠的政策吸纳八方贤才,发展航专,壮大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