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聘职场调查:警惕招聘中的陷阱

更新: 2012-07-19 14:58 浏览: 10106 次

本文简介: 在求职的路上,经常有一些不法分子借着招聘之名,行欺骗之实。目前正值“金三银九”的招聘旺季,各种招聘陷阱“蠢蠢欲动”。求职路上常见的招聘陷阱有哪些?为何求职者屡屡陷入骗局?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招聘陷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些问题,近日,桂聘人才网记者采访了在桂林工作的50名求职者,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招聘陷阱,

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是每一位求职者的心愿,然而,在求职的路上,经常有一些不法分子借着招聘之名,行欺骗之实。目前正值“金三银九”的招聘旺季,各种招聘陷阱“蠢蠢欲动”,各位求职者一定要擦亮双眼,多了解一些常见的招聘陷阱,保持警觉,有效地规避求职骗局,防止因一时疏忽而上当受骗。

求职路上常见的招聘陷阱有哪些?为何求职者屡屡陷入骗局?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招聘陷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些问题,近日,桂聘人才网记者采访了在桂林工作的50名求职者,这些被访者中既有在校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进入职场多年的 “老手”,所属行业涉及销售、财务、房地产、IT等。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招聘陷阱,近九成的求职者认为最常见的招聘陷阱为招聘单位“宣称薪酬待遇优厚,实际却并非如此”。

一、桂聘为您列数招聘常见陷阱,其中高薪诱惑最为常见

1、宣称薪酬待遇优厚,实际却并非如此

在此次针对桂聘人才网求职者的调查中,认为“宣称薪酬待遇优厚,实际却并非如此”为最常见的招聘陷阱,占到了87.8%。找到一份薪酬优厚的工作是每一位求职者的迫切愿望,一些“用人单位”就抓住求职者的这一心理,以高薪为诱饵,吸引求职者。等到求职者正式入职后才发现薪酬并非宣传的那样优厚,可已经进入公司,进退两难,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此类招聘陷阱屡见不鲜,可是上当受骗的求职者并不在少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求职者心存侥幸,妄想不付出汗水就得到收获,可世上不存在“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为防止此种招聘陷阱,求职者应认清自己的实力,脚踏实地工作,对“高新诱惑”多留个心眼。

表一 求职时,最常遇到的招聘陷阱

2、“挂羊头,卖狗肉”,如应聘“主管”“惨变”“业务员”

调查中,有39.4%的求职者认为部分招聘单位“挂羊头,卖狗肉”,比如打出招聘主管的职位,实际却只是招聘业务员,薪酬低不说,而且升职遥遥无期,更有甚者误入“传销组织”。求职者在应聘时一定要仔细询问工作细节,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也要写清楚岗位和工种。

女性求职者要特别警惕这类招聘陷阱,例如一些不限专业,不要工作经验,但却对年龄、相貌提出要求,而且对岗位的工作内容描述模糊的工作。

3、薪酬或者权利没有保证

和招聘单位“挂羊头,卖狗肉”一样,也有39.4%的求职者认为薪酬或者权利没有保证为最常遇到的招聘陷阱。一些用人单位故意借各种理由克扣求职者的工资,比如工作没有完成、工作失误等等,如果劳动者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遇到这种情况申诉无门,也只能吃哑巴亏。

如果薪酬没有保证,求职者顶多自认倒霉,但如果是某些权利没有保证,则可能对求职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如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比如“生死合同”、“免责合同”诸如此类的。为防范这类招聘陷阱,求职者不仅要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且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中的条款,谨慎签约,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4、巧立名目骗取钱财,如服装费、保证金、体检费等

在接受调查的求职者中,认为巧立名目骗取钱财为最常遇到的招聘陷阱占到了36.4%,一些非法分子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承诺高薪工作,但要求职者先交押金、报名费、面试费、服装费、体检费等各种费用,不知情的求职者交钱之后换来的往往不是理想的工作,而是骗子的人去楼空。

在这里提醒各位求职者,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报名费、保证金等。如果有单位向你收取此类费用,求职者就需格外小心,这个单位很可能有问题。如果确定企业没有问题,应当保存好缴纳费用的收据等凭证,写清楚费用明细,以备日后需要维权时使用。

5、无执照的“黑中介”实施诈骗

有33.3%的求职者认为无执照的“黑中介“实施诈骗为最常见的招聘陷阱之一。“黑中介”常常以介绍工作为由收取各种费用,却无法提供令求职者满意的工作。求职者付费前,“黑中介”承诺介绍适合的职位,可一旦求职者付完费得到信息之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那些单位要么招满了,要么自己不想去。

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应通过正规的的中介机构,这些机构要有营业执照,有固定的场所,其工作人员也要有相关的资质。求职者一旦受骗,应立即报案,依靠执法部门将其铲除,这才是避开此类陷阱的最好途径。

表二 如果遭遇招聘陷阱,应该如何处理

二、如遭遇招聘陷阱,五成多的求职者首选向有关部门反映

您是否考虑过在遭遇招聘陷阱后自己会如何应对吗?54.5%的求职者选择向有关部门反映,42.4%的求职者选择与其据理力争,36.4%的求职者考虑在网上论坛发帖揭露,30.3%的求职者考虑向媒体反映,还有24.2%的求职者选择忍气吞声,以后小心。

尽管有五成多的求职者选择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如果实际遭遇招聘陷阱,情况却不容乐观。将近百分之八十遭遇过招聘陷阱的求职者都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并不会向有关部门或者媒体揭露。曾经被骗的网友“栗子蛋糕”就表示:“当时想过找媒体,但考虑到会有很多麻烦事,以后小心点就好了,当做花钱买教训呗。”

因为怕麻烦而选择忍气吞声的求职者不在少数,他们大多不想花费时间、精力与不法企业斗下去,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求职者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违法证据,也无法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证。但纵容这些不法分子,会让更多的求职者上当受骗,也难保自己以后不会再被骗。所以一旦遭遇招聘陷阱,求职者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给违法分子可乘之机。

三、九成求职者认为求职心切是被骗的主要原因

几乎所有的求职者都知道求职时可能遇到招聘陷阱,可为何上当受骗的求职者还是人数众多?调查中,近九成的受访者认为求职心切,缺乏经验是被骗的首要原因。特别是一些在校或者刚毕业的学生,急着找工作,求职时缺乏深思熟虑,最容易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蒙骗。有受访者就表示,刚毕业时不想被家长唠叨,就急着找工作,所以只要接到电话就不假思索的前往面试。

桂聘人才网提醒各位求职者,接到面试通知后,就算再怎么求职心切,也要三思而后行,什么事都多留个心眼。

表三 求职者被骗的原因有哪些?

四、正规招聘网站为求职者最信任的求职方式

一方面,求职者求职心切、缺乏经验,另一方面,骗子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那在求职的过程中怎么样才能避免招聘陷阱呢?九成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正规途径求职就业能有效地避免招聘陷阱,除此之外,对招聘单位的信息进行仔细核实、仔细阅读合同、不被天上掉下的馅饼所诱惑以及了解招聘陷阱,这些都是防止上当受骗的好方法。

表四 在求职的过程中,有效避免招聘陷阱的途径

既然通过正规途径求职就业可以有效避免招聘陷阱,那么求职者最相信哪一种招聘形式呢?桂聘人才网的调查显示,高达84.8%的求职者选择了正规招聘网站,此外,分别有72.7%和63.6%的求职者认为现场招聘会和熟人介绍也是可信的招聘形式。

近年来,网络招聘因其快捷、方便而成为越来越多求职者的首选求职途径,但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求职者除了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招聘信息加以甄别之外,还应选择正规的、知名的招聘网站投递简历,此类网站都有严格的审核机制,作为广西人才网站中比较权威的桂聘人才网,其所有的注册企业必须上传营业执照,这样才能保证用人单位的真实性,从而保证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表五 求职者最相信的招聘形式

眼下,各大中专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各地招聘会也如火如荼地举办。在此,桂聘人才网提醒各位毕业生及求职者,找工作需谨慎,不要因求职心切而误入招聘陷阱,对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保持冷静,特别是要缴纳相关费用的,则应更加留心。如果在求职的过程中,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求职者应勇于向劳动监督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权益,桂聘人才网也祝愿各位求职者都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来源:桂聘人才网www.vvjob.com [原创]

桂聘人才网申明:凡注明“来源:桂聘人才网”或“桂聘人才网原创文章”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桂聘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桂聘人才网赞同其观点。

本文关键: 职场调查 招聘 陷阱
企业服务
费用标准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用户帮助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在线客服:800019119
客服电话:07733679588
客服邮箱:guipin@vip.qq.com / guipin@21cn.com
桂聘APP客户端
与HR在线聊,入职更快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