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职场问答
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
听说做隆安的行业研究员强度很大,是真的么,如果是那从业人员都怎么坚持下来的?
13*******55 2022-11-26 3个回答 203人关注
全部回答 已有 3人回答
-
18*******81 2022-11-26高薪作为这个岗位的经济基础,剩下的外部理由是这个岗位带来的成就感与对二级市场的热爱坚持下来的。我不知道你说的行研是不是二级市场的,如果是,那么如果你是热爱二级市场的人一定会懂,那种在股票市场中财富快速增长的机会,金钱与数字的大幅波动是多么令人刺激。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行研是除了量化模型投资以外的基本面投资的核心岗位,多数做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都是从行研的工作成长起来的。对比你的职业前景与回报,这点工作强度是身在此岗最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而已。要说工作强度,四大,华为,腾讯,阿里这些也很大 -
13*******10 2022-11-26也要看券商研究所是效益,作为卖方,主要工作内容除了我们理解的做“行业研究”“股票研究”“报告写作”外,还要做很多“服务”,所谓服务就是要为争取新财富排名的买方手中的派点来努力做好公关。因此整体工作量确实不小,但也要看效益。 另外还要看行情,牛熊市的时候工作量差异也很大,熊市的时候推什么跌什么,还做啥报告,没人信,所以就闲一些。牛市的话,就完全倒过来了,忙死。 如果是效益好+牛市的阶段,那么每天6点多起床,七点半开始上班,凌晨3点左右睡觉是常态,一周来看,有个半天多睡会补补觉,别的时候都在高强度工作。 如果以年来看,一般这样的拼搏主要是入职前3-6年间,因为到这个区间很多人开始往买方跳了,或者小部分人也转型去一级市场。 之前我还写了这几篇文章,也可以读一读,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
18*******76 2022-11-26金融行业很多机构都有都有行业研究员职位,大体而言,卖方行研比买方行研工作强度大,买方中强度由大到小排名大约是: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私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自营>银行理财子公司 拿强度最大的卖方行业研究员举例,卖方行研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刚入行的行业研究员工作内容以“体力活”为主,例如:维护和完成行业日报、周报、月报数据库;写报告、尽调和其他杂事。等过了几年从新手成长为一名高级分析师后,基本上自主时间变多、也不会经常呆在办公室了,有些研究员一年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尽调和路演,在客户那里碰到他的概率甚至要大于在公司碰到他的概率。 等到首席后写报告时间少了,但是心理压力变大。。对于首席来说,想要在市场有影响力,一直人云亦云的打法还是不够的,每一年之中需要有一些自己相对其他卖方更有前瞻性或创新性的观点,这需要首席分析师除了与同业和上市公司交流,自己也要勤思考,所以有时虽然你觉得首席好像事务性工作不多,但是思考也是非常耗时耗神的事情。 所以整体而言如果在卖方工作强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随着你工作经验增长,很多人也可以得心应手、适应节奏。也有朋友如果年纪大了不想一直强度很大可以去买方。
相似问题
-
13*******97 2022-11-26 -
13*******73 2022-11-26 -
13*******63 2022-11-23 -
13*******91 2022-11-21 -
18*******84 2022-11-18
热门问答
-
13个回答 714人关注
-
22个回答 615人关注
-
3
二十四岁,在中建三局干了一年半的商务,一年到手接近二十万,但是一眼望得到头没有出路,现在在隆安很迷茫怎么办?
3个回答 472人关注 -
43个回答 7504人关注
-
53个回答 23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