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混,你是做狼,做羊还是做人?

更新: 2014-04-15 09:16 浏览: 4412 次

本文简介: 最近,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给员工指了两条明路,其一,想要坐在自由而 无用的躺椅上享受人生,最好卷铺盖卷儿走人。其二,愿意披上狼皮大氅,改 造自我,最后可以跟随他上IT战场冲锋陷阵。除此之外,似乎没有第三条路了 。

最近,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给员工指了两条明路,其一,想要坐在自由而 无用的躺椅上享受人生,最好卷铺盖卷儿走人。其二,愿意披上狼皮大氅,改 造自我,最后可以跟随他上IT战场冲锋陷阵。除此之外,似乎没有第三条路了 。

这两种选择,出自他最近在公司内部发表的一封公开信。这位有海 归背景、被媒体形容为谈吐儒雅的CEO,直截了当地表示,淘汰小资,呼唤狼性 。

在他眼中,小资青年“有良好背景,流利英语,稳定收入”,但他们“信奉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思进取,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才是全部”;与此相 比,狼性青年则具有“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 ”,可以带给公司最大化的利益。

就像出现在新闻中的“狼爸”那样,44岁的李彦宏对麾下的年轻人语重心长 地说:

“你一定要吃苦,你没吃过苦,将来不可能干成什么事儿。”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刚刚毕业、走入职场的年轻人,在这样的企业文化里, 面对的似乎只有两种选择,李彦宏称之为小资与狼,有人则更直白地形容为做 羊还是做狼。其背后的逻辑,是职场成功学里一直流行的法则——非此即彼, 弱肉强食。

十几年前,一家本土通信设备公司在面对全球化危机时,率先提出这种提倡 拼搏、奋不顾身为工作的精神。在媒体的记录中,“狼性文化”表现在这样的 细节:那家公司的员工常常加班到深夜,有人索性在工位旁放了一张折叠行军 床;“先死后生”、“自我批判”等用语在那里随处可见;由于长期加班导致 的精神压力,一些员工猝死或者选择跳楼自杀。

尽管如此,这种可以给企业带来快速收益的文化,还是在企业界里颇受推崇 。一家百科类网站为“狼性文化”建立了词条,将狼性描述为“贪”、“残” 、“野”、“暴”,并宣称在一个竞争的时代,没有这种特性就会撞得头破血 流,败下阵来。

可实际上,这种动物性与创造力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每天在有台球桌、游泳池、按摩房和大沙发的地方工作, 穿短裤、带宠物上班,累了就小资地弹弹钢琴,同样可以创造出好产品。

如果说,不认同这种企业文化的员工还有选择离开的权利,那么,当“狼性 文化”已经从商业文明中向社会各个角落溢出时,人们可不那么容易逃开了。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陈建华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他的观察:新世纪以来,以狼 作为文化符号的图书、音像制品被广泛追捧。过去印象中被认为狡猾、阴险、 残忍的狼,如今得到人们的崇拜,这种文化范式的转变让他感到惊讶。据他分 析,这是人们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中,希望用动物身上的攻击性来武装自己 。

这个强调和时间、和对手、和自己赛跑的时代,虽然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巨大 的财富,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本来应该作为社群的企业组织,如今 在强调竞争的环境中几乎变成动物园,有“狼人”、“程序猿”还有“码字猴 ”。人与人的社交关系变成动物与动物之间的食物链,最终在动物世界的竞争 中失去自我。这不应该成为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所被普及的价值观。

在狼与羊、狼与小资的道路之外,显然还有很多条纵横交错的小径 。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应该鼓励年轻人成为更好的自我,而不是被改造成同 一种产品。一个健康的企业组织,即使员工被定义为毫无攻击力的羊、只图享 受的小资,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特性。

在“狼性文化”最被推崇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商管理学教授在 MBA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选择做“狼”,还是做“羊” ?

大部分学生选择做“狼”,小部分学生选择做“羊”。

这位教授最后颇有警世意味地说:我们既不该选择做“狼”,也不该选择做 “羊”,我们应该选择的,首先是做一个“人”。

来源:精彩美文

桂聘人才网申明:凡注明“来源:桂聘人才网”或“桂 聘人才网原创文章”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桂聘所有,转载请注明 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桂聘人才网赞同其 观点。

企业服务
费用标准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用户帮助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联系方式
在线客服:800019119
客服电话:07733679588
客服邮箱:guipin@vip.qq.com / guipin@21cn.com
桂聘APP客户端
与HR在线聊,入职更快
扫码下载APP